解决问题 特点:
医院吊顶工程常见的三大问题: 吊顶高度不能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依附于吊顶上的各种末端布局不合理; 吊顶安装末端后造成材料变形。
关于 解决问题:
吊顶工程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01吊顶内管线众多
医院吊顶管线众多,主要有桥架(强电、弱电),有些工程还专门给通信运营商增加了通信弱电桥架,空调水管(供水、回水、冷凝水),消防水管(喷淋、消火栓),生活水管(冷水、热水),医疗气体管(正压、负压、氧气),风管(排烟、新风、排风)等各专业管线;同时有水管线和风管外面还有橡塑等保温层,也无形中占据了吊顶空间。
02管线安装未遵循避让原则
一些安装人员安装管线不遵循避让原则,吊顶过程应遵循如下原则:常温管线避让有温差变化的管线,电气管线避让给水管线,有压管线避让无压管线,细管避让粗管。
03管线安装没有整体排布方案或未做样板
各专业管线施工随意性太强、不讲究施工工序,施工单位往往有“谁先施工谁占据主动权”的思想,结果造成吊顶内空间浪费严重、布局不合理,给后期安装单位增加施工难度。
04吊顶选材本身特性的限制
为方便后期检修,一般在病区走廊、诊室或医护办公用房等区域,大多选用矿棉板为吊顶材料,但是该材料也有弊端,比如容易受潮变形、管线漏水浸泡后出现水渍,安装摄像头或者消防喇叭后易变形。
吊顶与管线施工冲突解决方案
在吊顶施工过程中常发现由于某个施工单位的管线影响,吊顶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精装施工单位往往就会把问题抛给建设单位解决,一般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降低吊顶标高,二是安装单位拆除重建。这样既拖延了工期又产生了不必要的拆除费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这样的问题,现提供以下三点解决方案。
01采取设计总承包模式
现实工作中常常出现二次深化设计与原设计脱节的现象,在工期和经济上给建设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项目精装修过程中也出现过类似问题,如空调出风口由方形改为条形,给后期材料认价和施工对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谓设计总承包是指建设单位将项目设计管理及技术协调工作委托给一家设计单位、由该设计单位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全面负责管理整个项目的设计工作,承担主要设计任务,全面指导和协调专项设计单位开展工作,向建设单位负全部设计责任,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设计管理体系。
设计总承包有利于设计单位对所有设计图纸的集中把控,各专业图纸在出图之前都要经设计总承包单位联合会审、复核,把存在问题化解在设计阶段,有效避免了精装天花设计与原设计不衔接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02采取施工总承包模式
目前在医疗项目建设过程中,土建、给排水、消防、强电安装等工程一般由总包方来施工;空调、智能化、精装修、幕墙等工程一般由建设单位另外分包,分包单位与建设单位直接签订,势必会造成分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配合不到位,现场施工扯皮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吊顶内管线施工互不相让,最后导致达不到理想吊顶标高。
所谓施工总承包是指施工项目的承包人将所有的施工任务交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总承包单位。施工总承包要求建设单位在招标前要准备好相关图纸,将全部工程纳入招标范围。
这不仅有利于建设单位早期对工程造价的把握,更有利于施工进度、质量的控制。比如本项目中总承包方在吊顶内采取联合支架,将空调、消防管线,强弱电桥架统一布置,既节约了空间又节省了造价,还保证了合理的吊顶高度。
03采用BIM技术对吊顶内管线优化排布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相相关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形、一体化性、参数化性、信息完备等八大特点,最终目的是要使整个工程在设计、施工及应用等各个阶段都能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对屋面、楼层走廊吊顶、设备机房(消防泵房、空调机房)等区域管线排布、交叉和避让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给建设工程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